堅持不懈即是一種成功之道.(廖胤龍)
成功沒有秘訣,貴在堅持不懈。任何偉大的事業,成于堅持不懈,毀于半途而廢。其實,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,最難的,也是堅持。說它容易,是因為只要愿意,人人都能做到;說它難,是因為能真正堅持下來的,終究只是少數人。巴斯德有句 成功的意義不在于你取得多大的成就,也不在于你有多么的偉大。因為,成功總會與努力過的人握手,只要享受了努力的過程,我們就不是失敗者。 有一首耳熟能詳的臺灣名歌—《蝸牛與黃鸝鳥》正是圍繞著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創作的。歌中的蝸牛雖然并未成功,但它畢竟努力過了,和黃鸝鳥相比,它的歷程要艱難許多,重重的殼裹著蝸牛的仰望,可蝸牛并沒有輕言放棄,而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,即使失敗了,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。 努力過,就不是失敗者!努力過,失敗也是美麗的!在現實生活中,有很多人一經失敗就放棄了對人生理想的追求。可是,失敗了又有什么關系呢?只要我們能振作起來,不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,做一只勤奮的蝸牛堅定向前,持之以恒,我們就是命運的主宰者,我們就是駛向彼岸的船只。我想,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,那么,堅持就一定是成功之父。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令人深思:有一個孩子,他是當地出了名的“弱智兒”。三歲時還不會說話,六歲時被老師叫到名字時竟然呆若木雞,同學們譏笑他,連老師也不喜歡他。有一次的手工課,小男孩很想做一個精美的小板凳,但直到下課他還沒有做完,還急得滿頭大汗。第二天早上,他才交給老師一個很難看的小板凳,老師生氣地說:“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差的凳子了。”小男孩拿出了兩個更粗糙的小板凳,說:“有,還有比這個更差的。”原來,這是他第三次制作的,第一次,每二次制作的更難看。這個小男孩就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巨人—愛因斯坦,他正是憑著不懈的追求,才獲得偉大成就的。 沒有什么可以替代得了堅持: 天才替代不了—歷史上有多少天才被人們遺忘; 教育替代不了—生活中有許多受過教育的人被社會拋棄; 才能替代不了—現實里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。 我們的先哲圣賢幾千年前就闡述和談論了“鍥而不舍,堅持不懈”的重要,它的精髓在于:只要勇于實踐,只要自己不放棄自己,能夠去踐行—理解—踐行。警訓我們“博學篤志,切問近思;神閑氣靜,智深勇沉。”就會有所斬獲。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,這其實就是個人意志的修煉——百折不撓并且專心致志。 讓我們以堅持不懈的精神,喚起心中的無限激情,乘著知識的列車,邁著堅定的步伐為了華興幸福家園這一美好目標全力以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