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總結規律,用心做事(吳昊)
8月31日,董事長在百忙中抽出時間,為員工上了一堂《工作的方式方法》課,詳細地闡述了“5i工作方法”以及“開放分享”的方式。
為什么要進行開放分享?是因為溝通是一種成本,溝通的時間越少,內耗越少。通過“開放分享”的方式,員工之間能進行良好的溝通。通過“5i工作法則”,明確目標,做事才能有結果。
在這里,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:有一位叫做魏書生的初中教師,他擔任一所實驗中學校長與書記,兼任兩個班的班主任,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,一年還要平均外出開會達4個月之久,卻從不請人代上一節課。魏書生這么多工作是怎么完成的?其實他的訣竅很簡單,就是充分利用學校里常見的“課程表”來替他“布置工作”。譬如每個班級都要定期調整學生的座位,魏書生就把調整座位納入班級工作“課程表”中,規定每過幾周周一早上第一堂課上課之前調整全班的座位。有一天魏書生去給自己擔任班主任的班級上語文課,他站到講臺上,班長喊起立之后,所有的同學都抬起自己的課桌,有次序的從教室的前門出去,再從后門進來,幾分鐘后,同學們已經在新位置上坐下來聽課了。魏書生這才想起來,是調整學生座位的時間到了。大家看,魏書生提前做好了“功課”,確定了目標,規定了調整學生座位這個活動的時間節點、規則,并且讓學生熟練掌握,他自己反而可以“忘記”了。對全校的工作魏書生也是這樣一項一項的編制“課程表”,例如春秋兩次學校運動會,什么時間開都是固定的,開會之前什么時間做什么準備,誰來做,也是確定好了的,他這個校長是否在學校里,沒有任何影響。到了規定好開運動會的這一天,如果出現什么樣的天氣,運動會就順延一天……
魏書生的工作方法實際上是總結工作規律,利用規律編制了一個工作“課程表”,時間就成為觸發某項工作的“發令官”。當魏書生把學校工作、班級工作、教學工作都進行“課程表”化之后,就能夠在擔任多項職務的同時還有時間外出開會、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。
那么,我們有沒有在自己的工作中總結規律,利用規律?要知道,小事當中也有大智慧。如果沒有用心地去做,就會導致經常出現一些低級錯誤;如果沒有建立一個好的工作和學習的方式方法,就只會機械的重復做著相同的工作。5i工作方法是董事長在長期的工作中總結出來的規律。通過5i工作法則,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執行力。
我們要懂得從智者那里學到經驗并被自己利用起來,少走彎路。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履行公司的5i法則,結果定義要清楚,清楚之后有方法,過程一定要檢查,檢查之后有獎懲,獎懲目的是改進。匯報工作用數字說話,遇事不找借口。少廢話,用業績說話。
現在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對建筑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資質是建筑業企業發展的基礎,只有擁有更高的資質,企業才會真正的擁有行業競爭力。資質升級工作是我工作中的重點工作,首先要明確升級的目標,制定方法,確保升級工作的順利完成,這就是5i工作法則中的明確目標,做事有結果。在“用心做事”、“做好事”中為公司不斷創造經濟價值。
認真的人做事,用心的人做事中事。一個優秀的員工要有做得好的技能,還要有想做好的態度。如果對工作的態度就是“做了”而不是“做好”,那絕不是企業所需要的人才。
我們每天所做的工作雖然都是小事瑣事,可是要象董事長那樣懂得從這些小事瑣事中去學習、去吸取、去領悟,學會動腦,用心去做,努力為公司創造經濟價值和體現自我價值,為早日實現“華興夢”貢獻自己的力量。